欧美 日本 在线,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色久网,六月色香婷婷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人文系
和光樓

學術動態(tài)

首頁 - 學術動態(tài)

鄭福田教授親臨我院開講“信馬由韁”之鳥獸草木魚蟲系列講座——籠中鸚鵡想什么

發(fā)表時間:2018-06-15
瀏覽次數:9636
字號 【  關閉

5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主委、自治區(qū)政協副主席、內蒙古師范大學副校長鄭福田教授蒞臨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開講“信馬由韁”之鳥獸草木魚蟲系列講座的第一講。我院院長周玉樹、辦公室副主任王婧、學生處處長任鳳桃、學生處處長周玉森、外事辦主任史麗珍、人文系主任李鳳清以及我院部分老師出席了講座,我院2016級、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和學前教育專業(yè)同學參與聆聽了此次講座。


鄭福田教授開篇解釋此次講座的題目,題目中的“信馬由韁”意思是隨意的、無目的的、沒有主見的、可隨著外力轉移的、是交流的最高境界,去除同質化和教條本本,從游戲開始,一點點表示性情。鄭福田教授表示在此主題下交流和分享文化,實屬暢快。

作為“信馬由韁”之鳥獸草木魚蟲系列的第一講,鄭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之所以開講草木魚蟲,是因為孔子曾教導孩子要學習《詩經》,并指出可以“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認識這些事物實際上是在進行格物,同學們應該熱愛生活,懂得觀察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培養(yǎng)愛美之心。格物然后至知,由此上升,就能夠誠意、正心,以至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座題目雖小,卻意義深遠。



鄭福田教授還談到:文化在日常之間,處處都有,但隨著時代變化,很多文化都出現了丟失。過去寫信,寄出去就開始盼信,但是現在這種“書信”文化也變得不為常見。古人立在天地之間,月亮的陰晴圓缺都有相應的說法,月亮也不好當。


鸚鵡作為一種鳥類,外形可愛,可謂天生麗質,而且能言善睞,能學人語,更有古代筆記記錄鸚鵡智信仁義的品德故事。鸚鵡如此奇特,自然有不少可寫之處。鄭教授指出,中華民族敬畏生命、熱愛自然,境界高遠之人往往如此。他在講座中引經據典,不論是詩詞文賦、還是歷史古籍,信手拈來,尤其是杜甫、陸游、辛棄疾等幾位大詩人、大詞人胸襟博大,都具有仁民愛物之心,無不留下流傳千古的鸚鵡詩詞。通過鸚鵡這種小鳥,竟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在座者無不感到自豪。



鳥獸草木魚蟲系列講座的第一個鳥是鸚鵡。

一、籠中鸚鵡想什么?

七律 王先生養(yǎng)鸚鵡側記

其一

吾師王先生于書齋晴窗之下養(yǎng)小鸚鵡二枚,其色碧如水,黃如橙,其音如鳴風鈴,如調琴瑟,可謂悅目賞心。余以為此鳥雖處籠中,不能向南天作自在飛翔,然深冬而居暖室,得親書卷,無風霜之苦,且待其毛羽養(yǎng)成,先生自會放其一飛沖天。故草成七律一首以寄意。

水碧橙黃數抹新,晴窗對爾五弦琴。且因殘粒從人語,莫向遙岑作遠音。


暖室既能親畫卷,深冬豈必近寒林。先生呵護成神駿,小翅沖霄過萬尋。


其二

前詩成后不數日,余偶過先生處聆教,見籠中只余鸚鵡一枚。因驚問先生:“別一只安在?”先生曰:“己自開籠門,飄然去矣。”余視籠中之鸚鵡,覺形單影只,頓成凄楚。先生亦曰:“此二鳥本系同林,恩愛形諸神色。其一去后,存者不愉不歡,態(tài)度戚然。偶一鳴叫,意甚蕭索,若有所思憶,有所憂慮者?!庇嘁驈蜑橐宦?,語實平平,唯頸聯代存者設想,懸測飛去者之處境,自謂頗深摯委婉。

殷勤當日語喁喁,共作南天自在行。掩鎖雙棲秋意重,銜關獨去曉寒輕。


縱隨霰雪飛高下,便逐滄波任死生。日暮舊游樓上望,鳴聲寥落總關情。


其三

數日后,先生憐籠中鸚鵡之孤零,復購鸚鵡二只持歸,意者欲令其與前者為伴,藉以少慰寂苦。誰料新購得者,原為佳偶,入籠后,只是自相親近,刷羽拭吻,旁若無人。晝則相向而鳴,夜則相并而棲。當此際,舊存者霧鬢風鬟,時時偷眼相看,境遇愈益凄清。頗似小晏“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之境界。先生以此情狀語余,且言:“舊存者,晨起必作數聲鳴,隱約吞吐,最是令人心動。于此可見,天地萬物,莫非有情?!庇嘤懈兴寡裕鼮槠哐园司?,以寫其況味,亦欲以此說明一草一木,一蟲一魚,皆當同情敬畏:

佳侶新來住未安,相親早做滿堂歡。羨他比翼銷魂立,憐汝孤清偷眼看。


霧鬢風鬟心既老,落花微雨恨相兼。傷情最是朝聲咽,月照房梁顏色寒。


一番委屈,一片期望。一個陰謀,一段思念。一組對比,一場凄涼。


二、鸚鵡有什么可寫?

1、天生麗質:奇毛曜體,綠采含英,色則丹喙翠尾,綠翼紫頸,秋敷其色,春耀其榮。

2、能言善睞:披丹唇以授音,亦尋響而應聲,眄明眸以承顏,側聰耳而有聽,口才發(fā)而輕和,密晷景而隨形,言無往而不復,似探幽而測冥,自嘉智於君子,足取愛而揚名。《禮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痘茨献印吩?鸚鵡能言,而不可使長言,是得其所言,不得所以言。

3、智信仁義:《異苑》曰:張華有白鸚鵡,華每出行還,輒說僮仆善惡,后寂無言,華問其故,鳥云,見藏甕中,何由得知,公復在外,令喚鸚鵡,鸚鵡曰:昨夜夢惡,不宜出戶,公猶強之,至庭,為鹯所搏,教其啄鹯腳,僅而獲免。

《宣驗記》曰: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后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霑羽飛而灑之,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對曰:雖知不能救,然嘗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天神嘉感,即為滅火。


三、寫鸚鵡為了什么?

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體系:以父慈子孝為核心,推而至于兄友弟恭,至于忠君愛國,至于朋友義氣,至于八際信義,至于仁民愛物,至于順天應人,形成一個推恩播愛之放射性的圓合結構,結構中諸元素間相與維持回護。

愛物就是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熱愛自然,這是我們系列講座的大題目。對于生命的敬畏我們每個人都有,不過有的人藏在心中,有的人表露罷了。大詩人,尤其是大政治家,也往往都是愛物的,都是敬畏生命的。

杜甫《舟前小鵝》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引頸嗔船逼,無行亂眼多。

翅開遭宿雨,力小困滄波??蜕映悄?,狐貍奈若何。

陸游《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陸游《花時遍游諸家園》

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

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

辛棄疾《鵲橋仙》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告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人有人道主義,物有物道主義。要物我欣然一處。

要有真性情,大襟抱,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四、我還寫了什么鳥?

七律 小野鴨兒

羽若蘆花看愈親,況憑稚掌駛微淪。驕陽護頂環(huán)金絡,嫩草連腮帶玉唇。


不向人前希冷飯,要從水底得新鱗。年年有筍年年竹,風物年年做好鄰。





主講人鄭福田教授,男,漢族,1956年7月生,內蒙古翁牛特旗人,1976年9月參加工作,民進成員,大學學歷,文學學士,教授?,F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內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主委,自治區(qū)政協副主席,內蒙古師范大學副校長。主要科研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漢文古籍整理、文化傳播理論、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論研究。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唐宋詞史”、“楚辭研究”、“唐前詩歌史”、“中國浪漫主義文學主潮”、“《談藝錄》選讀”、“中國詩律學” 等課程。

現為內蒙古文化傳播力建設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著有《唐宋詞研究》《唐宋詞說》《鴻印書痕---三益齋舊體詩詞》《鴻印書痕二集》《三益齋吟草》《含英咀華—三益齋說詩叢稿》《巢林觀?!纨S讀書札記》《和風清穆——鄭福田和范曾詩詞》《盛世嚶鳴——鄭福田 何奇耶徒詩詞書法集》等;合著、主編(校理評點)《風詩決疑校釋》《語文教學法詞典》《漢語口語詞典》《中國將帥全傳》《中國宰相全傳》《永樂大典精華》《傳世奇書》等文史類書籍40余部;參編書籍多部;發(fā)表學術文章數十篇、詩詞文賦數百篇。

人物榮譽:1984 年獲內蒙古師范大學優(yōu)秀班主任獎。1987年獲內蒙古師范大學科研成果獎。1995年獲內蒙古師范大學首批“三個五工程”優(yōu)秀課程獎。2001年獲內蒙古師范大學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獎。2003年獲內蒙古師范大學防控“非典”先進個人獎。2003年被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優(yōu)秀校長”稱號。2004年被自治區(qū)黨委、政府評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