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年之聲
青年之聲/ YOUTH VOICE2019年3月16日上午08:30,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在圖書館五樓報告廳舉行“2018年寒假社會實踐歸來話感受”專題講座,擔任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有:2018級物業(yè)管理班金銘、2016級學前教育三班宿建輝、2017級視覺傳達設計班藺雪晶、影視藝術(shù)分院呂玲燕、2018級會計三班萬麗紅、2018級英語教育四班薛佳樂、2018級市場營銷一班王寶安以及2016級英語教育一班于超越,本次講座由王詩語主持。
講座開始,先由金銘為大家講述了她在假期參加關愛自閉癥兒童特殊教育的活動。自閉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fā)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huán)境奇特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金銘在講座中呼吁更多的人投身到關愛自閉癥兒童的建設上,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愛、幫助自閉癥兒童,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關愛。金銘同學相信這些孩子也能創(chuàng)造奇跡,也會有未來,屬于他們的天空會更藍!
接下來是宿建輝講述她作為志愿者參加的社會公益活動。例如每年春節(jié)前舉行的“暖冬行動系列活動”、每年六月份舉行的“助力高考健兒”活動,還有去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大慶舉辦的公益匯演等等。在宿建輝同學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博覽會”和今年夏天在烏蘭察布舉辦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十四屆運動會”。無論活動規(guī)模的大小,活動中的志愿者們都是最辛苦的。不僅考驗人的體力、耐力,更是考驗人的意志力。而且志愿者的工作是沒有酬勞的,可是他們卻不曾抱怨過。因為幫助別人,在實踐中奉獻自己一點的力量,這也是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一種方式。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你幫助了別人,內(nèi)心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然后分別由藺雪晶、呂玲燕、萬麗紅、薛佳樂、王寶安五位同學分別向大家講述他們在企業(yè)單位參加實踐工作的經(jīng)歷。
藺雪晶在一家廣告公司里實習,主要負責平面設計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學習到了很多與自己專業(yè)有關的知識,并且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呂玲燕在一家影視工作室學習拍攝工作,她在講座中說道:“任何一個行業(yè)的工作者,都應該保持對行業(yè)的熱愛,不忘初心,默默奉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我們步入社會之前,應該努力學會戒驕戒躁,以應對即將面臨的社會考驗”。
萬麗紅在一家會計咨詢公司實習。作為職場小白的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通過實習,她相信這個世界沒有奇跡,只有努力的軌跡,沒有運氣,只有堅持的勇氣。
薛佳樂和王寶安同學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服務行業(yè)的酸甜苦辣。面對時代潮流,薛佳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學生打工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社會潮流,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在這股潮流中正悄悄發(fā)生著改變”。
最后由于超越代表珂玥支教團隊為大家講述今年一月份在謝莊小學的支教活動。支教活動非常辛苦,長時間的舟車勞頓加上支教地區(qū)的物質(zhì)貧困,這對于支教隊員們的身體和意志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可是支教活動是崇高的,他們?yōu)樨毨У貐^(qū)的孩子們帶來了關愛、帶來了歡聲笑語。孩子們的笑臉是無比的純真可愛,支教隊員們也收獲了很多,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將會是孩子們的榜樣。
八位同學的精彩演講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同時也激勵著同學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無論實踐的方式如何,大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參加實踐活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生不應該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應當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在實踐中發(fā)展理論。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參加社會實踐,積極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很渺小,可千萬個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必將散發(fā)太陽般的光芒!